本署深耕法治教育,提升榮觀司法素養!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14-03-21
- 資料點閱次數:379
為深化榮譽觀護人對偵查不公開原則的認識,強化法律素養,本署於114年3月20日假本署六樓會議室舉辦法治教育課程,特別邀請本署郭耿誠主任檢察官擔任講座,透過本次課程,期望幫助榮譽觀護人更全面理解偵查不公開相關法規,提升司法保護工作的專業效能。
本次課程核心圍繞偵查不公開原則,詳細解析其立法目的、法規依據與適用範圍,並深入探討檢察機關、司法警察及相關執法人員在執行職務時應遵循的法律規範,透過條文解析與實務案例說明,使與會者能夠清楚理解偵查不公開的適用對象、範圍與例外情形,確保在執行司法保護工作時,能夠正確運用相關法規,避免因資訊流通不當影響案件進行,或因誤解法律規範而引發爭議。此外,課程亦探討偵查不公開原則與新聞自由、社會知情權的平衡,說明司法實務中對資訊公開與保密要求的界線,確保法律適用的一致性,並進一步鞏固社會對司法制度的信任。
本次課程亦針對近年來頻發的詐騙犯罪手法進行分析,特別是詐騙集團假冒檢警機關,利用「偵查不公開」為由,製造被害人的恐懼心理,進而誘騙交出個人資料或財物,透過實際案例剖析,使榮譽觀護人能夠辨識不法話術、提高警覺,並在輔導過程中協助傳遞正確的法治觀念,提醒民眾提高防詐意識,避免落入犯罪陷阱,進一步落實「防詐第一線」的實務應用。
本署檢察長周士榆表示,榮譽觀護人長期協助司法保護工作,對於推動更生人復歸社會、維護社會安定發揮了關鍵作用,透過本次法治教育課程,不僅有助於提升榮譽觀護人的法律素養,也讓其在面對個案輔導時,能夠以更專業的視角協助個案遵循法律規範,避免誤觸法網,真正發揮司法保護的柔性價值。周檢察長進一步強調,隨著社會型態的變遷與犯罪手法的推陳出新,榮譽觀護人肩負的責任也日益重大,除了關懷與輔導,更需要具備完整的法治觀念與應對能力,以確保在執行司法保護工作的同時,能夠提供精準的法律指引,協助個案順利復歸社會,期許榮譽觀護人能持續精進專業知識,並與司法機關攜手合作,深化社會大眾對司法制度的信任,共同營造更安全、更公平、更具人文關懷的司法環境。
透過本次課程,本署期待榮譽觀護人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於實務,進一步提升司法保護工作的專業性與執行效能,讓法治精神能夠真正落實於社會各個層面,發揮最大的正面影響力。
附件下載
- 官網-1140320澎檢新聞稿(澎湖地檢深耕法治教育,提升榮觀司法素養!).pdf466 KB 114-03-21 下載次數:22